
资讯详情
壳聚糖的由来与发展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1-09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壳聚糖可明显消除人体氧负离子自由基,提高免疫、活化机体细胞,具有延缓衰老,抑制皮肤表面有害菌滋生,保湿性能优异,预防癌症、降血脂、降血压、抗衰老,调节机体环境等作用,被誉为人体第六大生命要素。
壳聚糖的由来与发展
【概要描述】壳聚糖可明显消除人体氧负离子自由基,提高免疫、活化机体细胞,具有延缓衰老,抑制皮肤表面有害菌滋生,保湿性能优异,预防癌症、降血脂、降血压、抗衰老,调节机体环境等作用,被誉为人体第六大生命要素。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1-09
- 访问量:
详情
壳聚糖可明显消除人体氧负离子自由基,提高免疫、活化机体细胞,具有延缓衰老,抑制皮肤表面有害菌滋生,保湿性能优异,预防癌症、降血脂、降血压、抗衰老,调节机体环境等作用,被誉为人体第六大生命要素。其延发历史如下:
早在400年前,《本草纲目》中就有螃蟹壳应用的记载,这是甲壳素最早的应用纪录。
1811年 法国学者布拉克诺发现甲壳素。
1894年,德国人Aoppe-Seuler将甲壳素的降解物命名为壳聚糖。在其后的100余年中,甲壳素及壳聚糖并没有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直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为解决广岛、长崎的核污染问题,开始了大规模的研究应用,引领了世界范围的甲壳素(壳聚糖)研究热潮。
1977年 第一届国际甲壳素及壳聚糖专题学术会议召开。
1982年 日本制订甲壳素、壳聚糖的十年研究开发计划。
1986年 日本发表了甲壳素及其寡糖在癌细胞增殖中的抑制作用,确认了壳聚糖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效果。
1986年 美国创建复合糖研究中心。
1988年 日本发现甲壳素、壳聚糖抑制癌细胞的效果是以往抗癌剂的5倍。
1989年 日本甲壳素、壳聚糖研究会正式成立。
1990年 日本发现甲壳素、壳聚糖可以防止癌细胞转移。
1991年 世界各个营养食品研究机构相继投入研究开发,并将其誉为人体第六大生命要素。证实甲壳素、壳聚糖可以抑制血压上升。
1992年 欧洲甲壳素研究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学术研讨会,其后,每年召开一次年会。
1994年 欧盟启动了“欧洲糖研究开发平台”,研究天然多糖、有机原材料糖、分子识别过程中的糖聚合物、动物来源的糖聚合物、微生物来源的糖聚合物。
1994年 中国甲壳质协会召开“癌症最新防治与辐射污染预防研究会”。
1996年12月首届中国甲壳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1805课题组壳寡糖的制备研究和保健食品的开发课题列入我国国家科技部“九五”科技攻关计划,归属国家“863”计划。
2007年 中国国家发改委启动OLIGO项目。中华预防医学会启动壳寡糖与人类未来健康工程。
2008年1月中国“壳寡糖与人类未来健康工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
2010年1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海洋特征寡糖的制备技术(糖库构建)与应用开发”项目获得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该奖项是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国家授予的第7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2010年5月中国壳寡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全国品牌委壳寡糖行业发展中心揭牌仪式圆满举行。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上一篇】:
碘类制剂发展史
【下一篇】:
女性私护行业是未来最有发展前景的项目
【上一篇】:
碘类制剂发展史
【下一篇】:
女性私护行业是未来最有发展前景的项目
© 2022 澳洁(辽宁)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辽ICP备17012690号-2